奢侈稅錯殺 土增稅陪葬 國庫倒貼-奢侈稅收34億 不動產22億

財政部祭出奢侈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打房,自去年六月奢侈稅上路以來至今年四月,奢侈稅稅收近三十四億元,其中不動產奢侈稅不到二十二億元;但因房地產市場交易量大減,導致土增稅稅收明顯減少,較前一年同期減少三十八億元,國庫稅收不僅沒有增加,反而倒賠

奢侈稅鎖定短期不動產交易案件,持有未滿二年即出售的房地,按出售價格課徵十%至十五%,三百萬元以上小客車、五十萬元以上家具等奢侈品也要課徵十%的稅。財政部原本預估,奢侈稅一年稅收可達到一五一億元(不動產約一二九億元、高價貨物及勞務約二十二億元),換算下來,平均一個月可收到奢侈稅十二.六億元。

但根據財政部統計,自奢侈稅上路以來至今年四月,累計十一個月稅收僅三十三.九二億元,平均一個月約三.一億元,不到原本預估稅收的四分之一,奢侈稅不僅打房效果不如預期,稅收也與預期有很大落差。而且,去年六月至今年四月,土增稅稅收僅約六六七億元,較上一年同期(前年六月至去年四月)減少三十八億元。

換句話說,奢侈稅開徵後,不僅房價未見鬆動,還因房地產市場交易量減少,導致國庫稅收倒賠;更何況,上述稅收僅計算土增稅減少金額,尚未考量印花稅、契稅及房屋交易所得稅受影響的情況。

前4月土增稅 更減少53億

尤其,近來土增稅稅收不僅未止跌回升,減幅反而有擴大跡象,今年一至四月土增稅稅收僅二三四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減五十三億元,減幅高達十八.五%,主要是土增稅徵起件數減少,一至四月僅十八.七萬件,較去年同期減少十二.五%。

不過,財政部官員表示,開徵奢侈稅本來就不是為了增加稅收,而是要打擊投機炒房,以抑制房價上漲;由於奢侈稅上路以來,短期不動產交易明顯減少,連帶影響土增稅稅收,但這也顯示奢侈稅已達到抑制投機的效果。.....2012/05/14自由時報

這樣的文字,或許大家沒感覺,我用最貼切的實務、實例說明

100.05-集英堡3期出售資料:

集英堡3期  

101.05.14-現有廣告資訊;

集英堡3期    

奢侈稅上路將滿週年,財政部新公布的4月稅收統計顯示,累計11個月奢侈稅收入新台幣34億元,其中約6成4來自房地交易。財政部認為,稅收貢獻雖不高,但有效抑制房市投機交易。
在推出奢侈稅 (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前,財政部預估,奢侈稅1年可讓國庫進帳150億元。
根據財政部最新稅收統計,去(2011)年6至12月奢侈稅實徵淨額22億元,其中約14.2億元來自不動產交易;今年1至4月奢侈稅實徵淨額12億元,其中約7.65億元來自不動產交易。
奢侈稅累計11個月稅收34億元,不動產交易繳奢侈稅約21.85億元,貢獻最大;排名第2是在奢侈稅占比約35%的高價進口小客車。
財政部官員表示,奢侈稅原本就不是以稅收為目的,推出奢侈稅一方面是希望減少房地產短期頻繁交易,抑制房市投機炒作;另一方面則是希望有能力買奢侈品的民眾,多繳一點稅。
官員表示,奢侈稅收入都會用於社會福利,將有助衡平社會觀感,落實租稅公平。
官員表示,在奢侈稅推出後,從內政部的統計可看到,全台房屋買賣移轉棟數減少,過去房市交易較熱絡的台北市和新北市的交易量減幅還高於平均值,顯示房市炒作減少,奢侈稅在抑制房市投機交易部分已見初步成效。...hinet新聞網

政府祭出奢侈稅將屆滿一年,根據統計,截至今年4月為止,奢侈稅僅為國庫帶來約32.6億元的稅收,遠不如財政部事前評估的1年150億元;奢侈稅上路前民眾多期待房價能夠回跌,但也沒成真,各地房價大多不跌反漲。

史上最嚴厲打房措施 預測多失準

面對房價高漲引發龐大民怨,財政部於去年2月底研擬奢侈稅,並於去年6月1日火速上路。不少業者當時形容這項政策是「史上最嚴厲的打房措施」,認為房市將重創,但除了成交量確實明顯萎縮外,其他預測或評估大多失準。

財政部去年推出奢侈稅之前公開表示,預計包括房地產2年內轉手課稅10~15%以及高價汽車等奢華貨物課稅10%的奢侈稅上路後,可為國庫每年帶來150億元稅收。

不過根據財政部最新公布的全國稅收統計,奢侈稅去年上路後,至年底共7個月僅課徵20.8億元,今年從1~4月累計則是11.8億元,合計僅約32.6億元,只有當時評估的2成1左右。

奢侈稅上路後,許多民眾期待房價下跌,不少業者、專家也評估房價至少回跌1~2成,但據住展市調,大台北預售屋房價仍持續上揚,北市首季每坪均價已達80萬元,新北市34 萬元,過去一年約1成漲幅,持續創歷史新高

中古屋部份,雙北市一年來上漲約7~8%,桃園漲幅達1成,台南、高雄也有4~5%漲幅,房價也都比奢侈稅前還高。

中南部下跌一季之後迅速回穩

另外央行前年針對大台北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由於中南部受創慘重,市場普遍認為去年6月奢侈稅實施後,中南部將再成政策重災區。但實際情況是,中南部下跌一季之後迅速回穩,近一兩月來,中南部回暖速度更明顯優於大台北。

另個和市場當時推測大相逕庭的是,市場普遍認為林口、三峽、淡水、新莊,「林三淡新」地區因供給量大、投資客密集,房價恐在奢侈稅實施後出現崩盤危機。但上述地區僅有新莊地區在奢侈稅後,出現極為微幅的修正,波動不到5%;至於林口、三峽和淡水,房價仍一路上揚,年漲幅達8~13%,比新北市整體平均還要亮麗

奢侈稅小檔案

台灣在去年6月1日開徵俗稱奢侈稅的「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主要針對1年內轉手的非自用住宅課徵15%的奢侈稅,在1到2年間轉手,課10%奢侈稅;另也針對300萬元以上的私人飛機、遊艇、汽車、毛皮、象牙、珊瑚珠寶飾品等奢侈品,以及50萬元以上高爾夫球證、俱樂部會員證等奢侈品課徵10%奢侈稅。

奢侈稅  

101.05.16 hinet新聞網

高房價現象的諭示…

奢侈稅上路即將滿週年,日前自由時報大篇幅分析了這個稅目產生的實際效應及對房市的影響;而這中間最被外界攻訐或詬病的,就是交易量大縮、整體稅收大減,奢侈稅本身實際徵收稅額,也只有目標值的四分之一不到

這時官方或許會說,奢侈稅讓房市交易降溫,但炒作氣燄也確實不再,房價也有止漲趨勢。然據住展企研室觀察,炒房客不過是轉移陣地,或改採以租代賣之拖延戰術;尤其房仲業發布數據或住展企研室統計資料,都顯示北台灣各區房價還是維持漲勢,和官方一年前有關奢侈稅能平抑房價的宣示相去甚遠

換言之,實況是(交易)量縮但價續漲;如此價量背離的『警訊』,正是央行彭總又跳出來關切高房價現象的真正原因。只不過,行庫配合上級政策之外,仍拋出一句『游資依然過剩,房市無崩盤疑慮』的說詞,顯見儘管不動產擔保品出現風險,但行庫還是認為,房價下修的機率甚低

一般談(高)房價,正方(認為房價會續漲)看法和上述說法雷同,也就是熱錢游資追捧,或如今日某報一篇『百坪豪宅逆勢進場』報導中業者所稱,『基本需求』仍在,精華地段一地難求,因此高價豪宅仍有市場,房價易漲難跌。

反方(認為房價會下修)則是搬出供需理論佐證。今日工商時報論壇一篇屏東商技學院不動產經營系副教授鄭博文之撰文就是一例:目前大台北空閑住宅超過12萬戶,實際供需僅有小幅落差,可見大台北房價飆漲並非源於供需失調,而是炒作之結果。

兩邊說法當然相互矛盾,卻都有一定客觀資料可循,然現實情況確實是,一般庶民難以承受現時高房價,卻還是有人買單、形成所謂行情。而住展企研室觀察認為,核心問題在於,需求面之結構,各人觀點各異

篤信『有土斯有財』的華人,把房子視為極重要的家庭財富形式,台灣社會也不例外,因此只要能力夠,把買房當作資產配置投資工具者屢見不鮮;過去業界都有不成文慣例,建案買盤中有三成為投資客,算是正常值。這正是需求面真相:除了基本自用需求外,還有一定比例投資目的,無論這是置產行為或短線套利。

只不過,這些年的大台北,特別是台北市中心房市之需求面,已偏離上述『正常值』甚多。根據側面了解,這四、五年房價漲勢大起後,買家幾乎都有置產保值、節稅等多重目的,近幾年還有回流台商大舉進場,甚至有許多富一代買給富二代的(贈與)情形。

這些資產階級對合理房價的認知,和你我一般薪資階級不同;很簡單,這和油價每公升漲三塊,多數人大喊吃不消,資產階級卻照常把吃油怪獸開上路的落差如出一轍。尤有甚者,因為城鄉差距,大家還是想擠進大台北,加上房產節稅空間更大,於是招來更多資金追捧或短線卡位,廣義投資需求(有人稱為假性需求)被極度放大,才造成近年只有大台北房價狂漲,空閑住宅卻一堆的詭異結果。

這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之惡、舉世皆然;放眼同樣制度的先進國家地區,都是透過租稅及社會福利,達到若干平衡。然而台灣呢?卻只有補貼,認為居住需求透過自由買賣市場就能獲得滿足:加上租稅極度扭曲、社福又聊備一格(社宅存量超低),還有居住歧視(老人租不到住處)等問題。結果資產階級狂掃房地產、快速拉高房價,庶民望之興嘆,甚至生畏,無怪乎高房價變成民怨首位。

新聞提供:住展房屋網 www.myhousing.com.tw

據此,政府不應再繼續把房地產看做活絡整體經濟的源頭,不能只看到高房價產生的邊際效應,而是必須認真審視高房價的真正成因。尤其不該再繼續忽視,房市商品也是住宅,有民生基本需(居住)求之意涵在內;唯有讓真正有需要者買得起、租得起,買得到、租得到,加上改革稅制,市場交易秩序才會正常化,供需法則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高)房價如果還能有撐,那才是強國富民的表徵!

101.05.17-奇摩新聞 

台股量縮崩跌,房市交易萎縮,遠雄建設董事長趙藤雄昨天痛罵馬英九總統的「黃金十年」願景將變成「黃土十年」,再不好好處理,國家將會被毀掉
趙藤雄昨天出席該公司在新北市一處開發案記者會,提到對五二○後房市的看法,一肚子怒氣爆發出來。
他 痛批,從馬英九總統上任後,還看不到好的事情。他指出,不管各級政府官員上任時都會提願景,馬總統提出的是「黃金十年」,但只見馬政府舉著公平正義大旗, 要課徵富人稅、課徵證所稅、課徵房屋資本利得稅,一連串下來,只是帶給民眾恐懼;從馬總統民調掉到僅剩十幾趴,就可清楚知道,百姓並不認同這樣的施政模 式。
舉公平正義大旗 帶來恐懼
趙藤雄認為,要實現公平正義得從國家整體發展、乃至亞洲各國的競爭情況一起考量,不是高舉大旗就可以。政府應該做的是提振投資意願,讓人民看到未來、看到消費,進而增加商機,薪資也會順勢提升;薪資增加後,自然可以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公平正義。但現在卻是相反的惡性循環,領導人的願景竟成為人民的恐懼。
趙藤雄說,現在馬政府只是一直講公平正義,在時空環境、國家需求與國家競爭力都不允許的情況下,只想用租稅來達到其設定的公平正義目標,國家將會被毀掉。
奢侈稅、證所稅 未蒙其利
他指出,奢侈稅一年號稱要課徵到一百五十億元稅收,但最後只收到三十多億元;要復徵證所稅,卻造成台股量縮崩跌,證所稅還沒開徵、證交稅先少一大半。決策是要為結果負責,不是爽就好
他說,這些稅制如同判定富人消費有罪,富人只好跑到國外消費,富人走了,消費減少,工作機會也跟著減少,沒有見過這種思考邏輯的。
趙藤雄無奈的說,反正隨便他啦!下任總統就會覺得制度不好會廢掉,而這可能也是民主的過程,百姓漸漸會明白,不能口號治國,選民水準才會逐步提升。

持續編輯中......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奢侈稅
    全站熱搜

    蘆洲阿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